盡管近日發布的騰訊半年報看上去仍然亮眼,上半年總體收入同期增長54.3%,各項業務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但對騰訊而言,QQ用戶增長放緩的趨勢或已難以逆轉。
從早年的賣QQ道具、賣衣服到網游,再到現在的付費廣告和未來的電商,騰訊商業模式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用QQ積累起來的用戶實現有效的變現。不過,有分析師指出,當“QQ彈窗”長期成為各部門業績指標上看起來最有效的資源時,騰訊收入增長的天花板其實已經出現。在二季報中,騰訊毛利率由一季度的60.2%降至59.0%,比去年同期下降更為明顯。
在社交網絡與移動互聯時代全面來臨之時,誰將支撐騰訊的未來?
多條腿走路
5月18日,騰訊拉開架構調整大幕:強化大社交網絡,擁抱全球網游機遇,發力移動互聯網,整合網絡媒體平臺,培育搜索業務,推動電商業務——騰訊開始希望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并加大其他業務收入占比,此前公司已經先后在電商、廣告、開放平臺等多方面加大投資和新產品的應用,其中廣告已經開始貢獻重要的收入。
騰訊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網絡廣告業務收入為8.797億元,比上一季度增長62.9%,比去年同期增長71.7%。“據我們對相關企業主甚至是其他門戶網站的調研了解來看,廣告效果比較理想,單戶的每季度廣告貢獻都在千萬元級別。”國信證券(香港)互聯網行業分析師邱琳說。
此外,利用龐大的流量——騰訊的開放式平臺也在為其增加不錯的收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平臺上有4.5萬多個第三方應用。如果假設此類應用中有0.1%是成功的,如月度總銷售額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則可能將騰訊2013財年的總銷售額推升5%到10%。
他認為,騰訊目前正接近投資周期的后期階段,擁有防御性的業務、穩健的游戲產品組合以及來自于新的合資企業的機會。
但顯然,多腿并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的增長,騰訊需要的是一款殺手級的產品。
“騰訊在過去3年,毛利下降了10個百分點但仍達58%,因此保證3年以上的收入增長不成問題,而且通過削減運營成本、提升效率和控制投資并購節奏,也能提升利潤水平。”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表示,在當前的基數下,騰訊若想實現持續的快速增長確實比較難,殺手級產品才能成為新的支撐點。
鑒于此,有券商對騰訊持審慎的態度。瑞銀指出,短期內騰訊仍欠缺股價提升的催化劑。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付費注冊賬戶數為7470萬,比上一季度下降8.7%,比去年同期下降2.4%;而經營利潤率由上一季度的38.3%降至37.4%,已是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未來的門票
在CEO馬化騰眼里,騰訊沒有一天可以高枕無憂。
“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馬化騰對未來產品格局的觀點是,靠單一產品贏得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
以小公司心態自居,要求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收集反饋1000個用戶體驗,這是馬化騰的一套做事原則。
“就算是將來有一個產品能夠打敗QQ,我也希望它出自于騰訊內部。”馬化騰當初的一句玩笑話,似乎正慢慢變成現實。
而微信正在扮演革命的角色——在發布僅14個月以后,微信的用戶人數就已超過1億人。
業內認為,這項服務幫助騰訊擴大了高端智能手機用戶基礎,這應該會在長期內提升其用戶平均支出。
邱琳表示,微信的潛力非常大,可以通過其搜索身邊的購物中心,關注后等于擁有它們的會員卡,享受會員待遇,而且第三方購物、明星推廣都是未來的方向,微信的潛力會比目前想象的大得多,但具體貨幣化還是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再觀察。
“微信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比QQ更多元,騰訊正在把微信做成開放平臺open.weixin.qq.com,未來的收入可能來自于移動廣告、游戲分成、應用分成等各個方面。”
這款產品的成功被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視為“為騰訊贏得了移動互聯網的門票”。
而原支付寶首席用戶體驗規劃師白鴉在微信朋友圈里寫下過這樣一段話,不管未來的微信會發展成什么樣,但這么一個產品崛起的案例,怕是幾十年也就只能碰上一個。他表示,微信剛開始確實像騰訊用來自救的潛艇,不過現在已經發展成可以攻擊的航空母艦了。